拿声(北京)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
资源评估
产品开发
体系认证
品牌营销

拿声国际|饮用水中的矿物质元素:喝对了才是“神仙水”

微信图片_2025-09-22_092610_645.png

前言

水作为人体七大营养素之首,约占体重的70%,是最基础的生命元素。优质饮用水的标准之一在于含有适度的溶解性总固体(矿物质微量元素),包括钙、镁、锌、钾、钠、硒等。尽管这些矿物质在水中的含量不高,却对维持生理功能至关重要。


当前,围绕饮用水的健康讨论从未间断,像“天然矿泉水矿物质更丰富,更有益健康”“纯净水缺乏矿物质,不宜长期饮用”等说法广泛流传。那么,饮用水中的矿物质究竟如何影响人体健康?





饮用水中常见的矿物质元素

微信图片_2025-09-22_092623_556.png

人体内总共含有60多种元素,其中有20多种是必需元素,对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,这些必需元素优质的水中都可以满足。人体内元素中除碳、氢、氧、氮主要以有机物质形式存在外,其余各元素均以无机物即矿物质形式存在,这些矿物质是无法自身合成的,必须通过外部摄取,虽然数量极其微小,却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基础物质。根据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元素数量,矿物质主要分为常量元素(含量在人体重量的0.01%以上)和微量元素(含量在人体重量的0.01%以下)。水中常见的常量元素主要有7种:钾、钠、钙、镁、硫、磷、氯;常见的微量元素主要有:铁、铜、锌、钴、锰、铬、硒、碘、镍、氟、钼、钒、锡、硅、锶、硼、铅、镉、汞、砷等。





矿物质元素对身体具有重要作用

微信图片_2025-09-22_092627_596.png

钙:钙元素是人体中含量较为丰富的元素,在骨组织和牙齿中大量存在。其对人体具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,不仅能够维持牙齿与骨骼的强度和硬度,还有助于降低血压、调节血液的酸碱度、促进激素释放以及抑制脂肪吸收。当人体钙元素摄入不足时,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,例如骨质疏松症和佝偻病等。我国居民钙的摄入量仅为 400 ~ 500 mg/d,远没有达到中国营养协会规定 800 mg/d 摄入量。值得注意的是,饮用水中的钙元素含量也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。若饮用水中钙元素含量过少,可能会增加儿童骨折的发生概率


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。镁能够调节心脏节律,降低心脏病的发生风险。此外,镁还对维持胃肠道的正常功能、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有一定作用。镁被称为水中的天然胰岛素,镁的作用环节在胰岛素受体,因而对预防2型糖尿病具有显著效果。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330mg的镁元素,但在我国,镁的实际摄取量平均只有283.4mg,仅为推荐量的85.9%,全民处于镁的边缘性缺乏状态,虽然水镁的密度不能与固体食物相比,但人体每天会摄入大量的水,某些天然矿泉水中镁元素的含量超过50mg/L,基本上可以作为人体镁元素的良好补充来源。



拿声解析


在我国,健康好水有七大标准,其中之一是水的硬度要软硬适中。水的硬度主要是指水中钙、镁离子的含量(总浓度)。一般情况下,我们普遍认为硬度值在30~200mg/L之间的水更符合“健康好水”的标准,是理想的硬度范围,更适合长期饮用。



微信图片_2025-09-22_092630_892.png

锌:锌存在于众多的酶系中,人体内200多种酶的构成都有锌元素的参与,如DNA和RNA聚合酶等,是核酸、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维生素A吸收利用的必需物质。根据健康医学研究证明,“锌”不仅在核酸代谢、细胞复制、免疫活性、组织修复和生长方面起重要作用,同时在促进生长发育、生殖遗传、免疫、骨骼代谢等生理过程中同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,被称为“生命之花”“婚姻和谐素”“智力之源”等。儿童缺锌可能会导致生长迟缓、食欲不振;成年人缺锌则可能影响免疫力,容易生病。


硒:人体中的硒总量约为3mg~20mg,硒元素广泛存在于人体的组织、毛发及体液中,我国是世界上缺硒最严重的国家之一,有将近一半人口硒摄入量长期严重不足。硒元素是世界公认的抗癌之王,对阻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应非常有利;同时,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“硒元素”列入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元素之一,可以疏通血管,防治心脑血管疾病。除此之外,硒元素还是天然的解毒剂,对抗氧化也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。人体缺硒会导致免疫力低下、大骨节病,甚至影响生育能力;部分缺硒地区会产生地方性病症如克山病。虽然硒元素对人体有很多益处,但是硒元素摄入过量,也会导致硒中毒。因此必须要适量补充硒元素。


氟:氟是生物的钙化作用所必需的物质,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,对老年人骨质疏松有预防功能;氟也是牙齿的组成部分,对牙齿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;氟能促进肠道对铁的吸收,有利于防治贫血。不过,身体摄入氟元素也是有限量的,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氟中毒,形成氟骨病:出现骨骼疼痛、骨质疏松等症状;导致氟斑牙:牙面无光泽甚至呈黄褐色甚至黑色,影响健康和美观度;甲状腺肿:常见症状包括心悸、体重减轻、多汗等,严重者可能出现眼球突出等。


锶:锶与钙、镁是同族元素,能协同钙沉积于骨骼中,浓集在骨化旺盛的地方,有助于骨骼的生长与发育;锶可以起到延缓血压上升的速率,并且降低血压波动的范围的效果;锶元素还对糖代谢、神经和肌肉兴奋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。人体缺乏锶元素,将会引起体内代谢紊乱,同时会出现肢体乏力、骨骼发育迟缓等症状。


硅:水中的硅元素被称为偏硅酸。硅元素影响着骨组织生物的合成,对骨骼健康的促进作用;能够增强血管的弹力纤维强度,可以保持人体血管壁的弹性,对心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;硅作为人体表皮组织和一般结缔组织必需的微量元素,对增加皮肤弹性保持弹性纤维周围组织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,这也是我们常听说的多喝富含偏硅酸元素的水,可以美容养颜。与其他矿物质元素不同的是,偏硅酸对人体有益而无害,而且元素指标越高越好



拿声解析


钙、镁、锶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元素,同时对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;镁、硒、硅等多种矿物质元素对心血管系统有着保护作用;锌和硒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,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,增强身体的抵抗力。不过,除偏硅酸元素不限制摄入量以外,其他的矿物质元素需要注意合适的摄入量,避免因摄入过多或过少对身体带来的负面影响。





不同水源中矿物质元素的差异

微信图片_2025-09-22_092634_540.png

自来水:是居民最常用的饮用水源。它通常来自江河、湖泊或地下水,经过一系列的净化处理后供应到千家万户。自来水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,但其含量会受到水源地水质、净化工艺等因素的影响。一般来说,自来水中钙、镁等常量元素含量相对稳定,但在一些地区,由于水源受到污染或净化过程中某些元素的去除过度,可能会导致部分微量元素含量不足。


纯净水:是通过蒸馏、反渗透等技术去除了水中几乎所有杂质和矿物质的水。虽然纯净水口感纯净,但其几乎不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。长期饮用纯净水可能会导致人体缺乏某些必要的元素,尤其是对于那些饮食结构相对单一的人群。因此,不建议将纯净水作为唯一的日常饮用水源。


天然山泉水:多来自山区的自然水源,水质清澈,口感甘甜。山泉水通常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,且这些元素的比例相对较为合理。由于其受到的污染较少,保留了较多的天然矿物质成分,对人体健康有益。然而,山泉水的水源地往往较为分散,其质量也参差不齐,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和处理才能安全饮用。



天然矿泉水: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人工钻井采集的未受污染的水,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。不同品牌和水源地的矿泉水,其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有所差异。要达到天然矿泉水的标准,需要至少满足1项需要符合的界限指标,根据界限指标不同,可以分为7类:偏硅酸矿泉水、锶型矿泉水、锂型矿泉水、硒矿泉、锌矿泉、碳酸型矿泉水、盐类矿泉水。




市场上关于饮用水矿物质元素的误区

微信图片_2025-09-22_092637_828.png

1、认为含量越高越好

很多人认为饮用水中微量元素含量越高对身体越好,其实并非如此。某些微量元素过量摄入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。例如,过量的氟会导致氟斑牙、氟骨症;如果锌元素摄入过多,儿童就有可能会出现中毒反应,锌中毒通常表现为腹痛、恶心,导致持续性的呕吐、头晕并且乏力等现象。因此,饮用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应该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,才能对健康有益。


2、忽视水中矿物质元素的综合作用

部分消费者只关注某一种或几种微量元素,而忽视了水中多种微量元素之间的综合作用。实际上,人体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各种元素之间相互协同、相互制约。例如,钙和镁在维持骨骼健康方面需要共同发挥作用,单独补充某一种元素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。因此,我们应该从整体上看待饮用水中微量元素的作用,选择能够提供多种有益元素且比例合理的饮用水品类。


拿声结语:不同的水源和品类含有不同种类和含量的矿物质元素,我们应根据自身情况科学选择饮用水,不同年龄段和身体状况的人对元素的需求不同。在购买时,可以多关注包装水标签上的矿物质含量,让饮用水中的矿物质元素真正成为滋养我们身体的“神仙水”。

参考文献:

【1】基础营养学第六讲------矿物质 原创 履霜坚冰至公众号2024.10.01天津.

【2】【4】卞防. 饮用水矿物质平衡对人体运动健康的作用——评《饮用水矿物质及其平衡——重要性、健康意义、安全措施》 [J]. 矿业研究与开发, 2020, 40 (11): 199-200.

【3】王懿. 浅谈人体必需矿物质元素钙、铁、锌、硒及其强化剂 [J]. 食品安全导刊, 2021, (25): 33-34. DOI:10.16043/j.cnki.cfs.2021.25.023.

【5】秦俊法, 潘伟清.饮用天然矿泉水的锶限量指标[ J ].广东微量元素科学,2001(01):16-23.

【6】维基百科编者. 锌中毒[G/OL]. 维基百科, 2021(20210714)[2021-07-14].


*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、出处*


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2024 拿声(北京)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京ICP备18029078号-1
技术支持:华大网络